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 >  资讯 > 正文

打造“上海硅巷”后,长宁未来将这么做……

时间 :2023-02-18 00:52:43   来源 : 新闻晨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今天(2月16日)下午,长宁区2023年首场“宁聚慧”在武夷路305号城市会客厅举行,而这里也是长宁区新科创地标——“上海硅巷”的心脏地带。来自长宁的政府部门、科创企业、科学家、投资人,围绕“科创如何助力长宁的高质量发展”分享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启发。“上海硅巷”,创新城区“策源地”走在武夷路、定西路、愚园路这些独具长宁特色的梧桐街区,洋房林立、烟火气弥漫,街区的历史风韵展露无遗。在经过城市更新之后,丰富的商业业态为这里增添了时尚气息。而在这片纵横交错的弄堂背后,还藏着不少“硬核”科创企业,比如定西路的新微科技、矽睿科技;愚园路的观池科技、邑炎科技;武夷路的黑湖科技、西井科技等。这些新的科技企业已经蓄势待发,展现出爆发性发展的潜质。与此同时,以研究硅族材料、硅基元器件为对象的我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—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,犹如两枚“定海神针”,深深扎根在这片沃土之上,为长宁建设科创城区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。于是,在2022年底,长宁区“上海硅巷”科创街区应运而生。 “硅巷”这个概念诞生于纽约曼哈顿的老城区,是指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科创产业集聚街区,新兴技术、创新人才、金融资本、创意文化等要素在这里高度汇聚。“上海硅巷”整体呈现为“田字格”形状,东至江苏路沿线,南至延安西路沿线,西至凯旋路沿线,北至长宁路-愚园路沿线,中间沿武夷路、定西路为十字支撑,将打造为一站式新双创街区。通过“科技回归都市”,改造盘活存量建筑空间,吸引科技企业入驻,激发老城活力。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勋表示,“都市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,释放着高能量的磁场效应,去吸引高端的人才集聚于此。只有一流的人才聚集才能产出好的科技成果,才会有高科技企业的聚集。”而这也与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仲静云“实现人与城市、人与街区的相互成就”的观点不谋而合。“我们正在以硅巷这块试验田,探索一条以城市更新、要素集聚、产业创新和人才凝聚的创新之路,通过科创街区引入人才,人才集聚后再给街区带来活力,相互成就。”

协同合作开放,营造科创新生态

在今年春节档爆火的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中,一辆充满科技感的无人驾驶卡车赚足了眼球,也让西井科技走入了大众视野。西井科技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激活多产业潜能,做全球智能服务业的开疆者,在无人驾驶商业应用、集装箱物流人工智能等领域领跑市场,业务已遍及全球100余个点位。而这个低调且有内涵的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早在2016年,就悄然入驻了长宁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——利西路102号,这里也正位于“上海硅巷”的田字格内。《流浪地球2》剧照作为“上海硅巷”里的 “资深前辈”,西井科技首席运营官章嵘认为,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,单靠个体的创新是举步维艰的,而上海硅巷恰好成为一个载体,让整个生态里面的科创企业联动起来,形成协同互补,才能为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。深有同感的还有来自上海兴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卢国鸣。“科创企业有高有低,但很多东西都会互相关联。把大家聚集在一起,才能够创造更好的未来,这也是硅巷真正要考虑的问题。”为此,在布局上海硅巷的同时,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志伟,也在与区科委、区科协、华阳路街道、新微科技集团共同筹划出“上海硅巷”的新标签。“我们的第一个标签是‘硅巷 No1’创新空间,依托长宁区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定西路校区沿街的市民学习中心,打造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的智慧屋、低碳屋,展现科创和文创融合的开放化过程;其次,在微系统所原来的招待所,打造年轻人喜欢的‘众创空间’,吸引微系统所内科研人员和其他科技创新者进行观点碰撞、脑力激荡,形成众创氛围。共建‘新双创学院’,通过打造平台、举办国际化比赛等多种方式培育新兴的科创人才,升级完善科创街区产业生态,进一步吸引聚拢更多科创、文创企业。” 黄志伟介绍道。在他看来,这些新标签将助力“上海硅巷”成为上海科创的新名片,也势必为“上海硅巷”营造出开放、宽松的文化氛围,形成一个让科学家敢干、资本敢投、企业敢闯、政府敢支持的创新生态。“我们希望在硅巷中成长,通过相互赋能,实现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,形成城区科创发展的良性循环。” 章嵘说道。而这背后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关注、关照和关爱。长宁区科委副主任林静表示,长宁将把硅巷作为一个切入点,以点带面,盘活整个载体的资源;同时,围绕长宁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、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两大战略,发挥好城区的区位优势、战略优势,给科创企业更多的发展舞台。

来源:上海长宁

标签: 城市更新 无人驾驶 科技成果 华阳路街道

推荐文章